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 > 中医内科 >
    导语: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
  •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病因详情

      1、遗传因素。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为什么人到中年会得高血压呢?点击咨询

      3、年龄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 、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 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5、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6.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高血压偏低怎么办?点击咨询

      症状详情

      1、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

      2、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能引起几种病?点击在线咨询

      3、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4、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5、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并发的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6.6/16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现心、脑、肾的急性损害危急症候。>>>如何遏制高血压的危害?点击在线咨询

      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指全身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浆渗漏、血管内有形成分渗出,产生视网膜水肿、出血、缺血或渗出斑等病变,严重者可出现视网膜脱离。

      治疗详情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1、改善生活行为。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较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较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高血压的人应该少吃什么?多吃什么?

      二、降压药物治疗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血压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以上内容部分为广告信息,若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咨询)
  • 上一篇:心律失常 下一篇:肺心病


中山国丹中医院地址: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创业路与兴业路交汇处(中京大厦)
康复热线:0760-8858 8386 咨询QQ:897530233 中山国丹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2018
工信部备案:粤ICP备15087604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24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粤)(中)医广[2016]第05-19-11号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中山国丹中医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