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中山国丹中医院首页 > 骨伤科 > 骨折后康复 >

骨折病人康复要领哪些事情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mym 发布时间:2013-04-12 11:43 来源:中山国丹中医院

骨折病人康复要领哪些事情 ?骨折的突出特点是治疗周期比较长,长时间的卧床、牵引、局部钢板和钢针的内固定,石膏、夹板的外固定,使骨折邻近的关节不能活动,影响了局部的血

  骨折病人康复要领哪些事情?骨折的突出特点是治疗周期比较长,长时间的卧床、牵引、局部钢板和钢针的内固定,石膏、夹板的外固定,使骨折邻近的关节不能活动,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严重的导致废用性萎缩。因此,如何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至关重要。那下面是顺中山国丹中医院专家的介绍如下:


  一/骨折固定后功能锻炼重要性


  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对于功能锻炼,许多骨科病人及家属不理解,也常常不重视。创伤骨科治疗工作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尽快恢复正常功能。而医疗护理的各项措施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无论是整复固定,还是手术治疗,都只是完成了初步的治疗工作,即使骨折愈合,也离受伤肢体功能恢复甚远,要想尽快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多种形式的功能锻炼,才能使病人减少并发症,顺利愈合。有人用“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来形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可见骨科病人功能锻炼是多么重要。


  二/功能锻炼目的


  (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使得静脉和淋巴都回流受阻,因而会出现伤肢肿胀,若肿胀不及时消除,可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可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造成关节僵硬粘连、活动障碍。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的功能练习,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促进血肿吸收,肿胀消退,减少关节液渗出,从而防止因关节本身及软组织粘连所造成的关节僵硬。


  (2)促进骨折愈合:伤肢肌肉的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3)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4)减少并发症:经常活动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如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


  三/骨折病人最佳功能锻炼时间


  合理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使病人尽快摆脱病态心理,建立战胜伤病的自信心,还能促进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加快伤病愈合时间,促进体力的恢复,以适应今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间的锻炼重点各有侧重。


  (1)早期锻炼:早期的锻炼是指病人受伤后2周以内。这个阶段受伤肢体一般都有肿胀明显、疼痛等症状。骨折断端虽然复位但没有愈合,很不稳定,容易再发生移位。这时锻炼重点应放在肌肉锻炼上。具体做法是:在关节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上肢肌肉的锻炼是用力握拳和充分屈伸活动手指,反复交替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是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用力使踝关节跖屈,背伸及伸屈活动足趾,早期锻炼能促使受伤肢体消肿。


  (2)中期锻炼:中期的锻炼是指病人受伤后3~6周内,这个阶段受伤肢体肿胀逐步消失,骨折处的骨痂已逐步形成或成熟,骨折断端已比较稳定,接近1期临床愈合。这时期应该在保证继续肌肉锻炼的前提下开始做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以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但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关节活动不能太剧烈,太粗暴,同时要限制各种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


  (3)后期锻炼:所谓后期是指病人骨折已达1期临床愈合,外固定一般已经去掉,关节活动范围也已经逐渐恢复正常。这阶段锻炼的重点应放在通过肌肉和关节的全面协调锻炼上,逐步全面恢复机体的功能。对于仍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肌肉和关节,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推荐阅读:骨折后多服钙片正确吗?


  温馨提示:由于网络内容局限性,可能您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答,但是中山国丹中医院权威妇科医生24小时全天候在线坐诊,您有任何疑问均可通过网上咨询与专家直接交流。为了您的健康,请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到您,祝您早日康复!